防爆液压泵站原理

栏目:带压开孔工程 发布时间:2021-02-01 作者: 先锋管道 来源: 原创 浏览量: 7911
分享到:
在防爆液压泵站的安装、维护过程中,对设备的外壳紧固情况,应当作为维护工作的一个重点来做。同时,针对运行中的防爆电机及开关等设备,应定期对期密封情况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隔爆配合同不紧密的情况,应立即进行处理

防爆电气设备主要指在易燃易爆的危险场所所使用的电气设备总称。这些危险场所常用的防爆电气设备主要分为防爆电机、防爆变压器、防爆开关类设备和防爆灯具等。

而防爆电器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矿用防爆电器,主要应用于煤矿、矿山具有瓦斯等爆炸性气体突出的场所,另外一类为工厂用防爆电器,主要应用于除矿山、煤矿之外的所有场所。如:石油、化工、轻纺,医药、军工等企业,其中包括气体防爆和粉尘防爆电器。

而防爆液压泵站是使用按国家标准设计制造的防爆电机,在规定条件下在危险环境中进行运转,带动液压泵进行油压供给,为液压设备提供充足的动力。它的运转不会引起设备周围爆炸性环境所影响。在危险易燃易爆工况条件下,要严格执行《先锋管道防爆设备操作流程》TJXF-FBQG03规定,为液压设备提供稳定安全的液压动力。

液压系统在运转过程中因为不需要其它设备使用电力,而直接使用液压动力来进行工作,全程不带电,也不会形成静电,因此,防爆液压泵站在危险环境中作业,防爆电机是安全的控制点。



一般来说,煤矿井下有瓦斯、煤尘,为了防止发生爆炸,一方面要限制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另一方面要杜绝一切能够点燃瓦斯、煤尘的点火源和危险温度。防爆液压设备正常运行或事故状态下将可能出现火花、电弧、热表面和热颗粒等,封闭在坚固的密封壳体内,从而避免危险源的存在。

而防爆液压泵站所使用的防爆电机是一种可以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的一种电机,运行时不产生电火花。防爆电机采用无刷励磁,设置旋转整流盘和静态励磁柜,励磁控制系统可靠;顺极性转差投励准确,无冲击;励磁系统失步保护可靠,再整步能力强;线路设计合理,放电电阻在工作中不发热;励磁电流调节范围宽。

防爆液压泵站主要用于煤矿、石油天然气、石油化工和化学工业的管道工程的安全施工作业。此外,其在纺织、冶金、城市燃气、交通、粮油加工、造纸、医药等部门也有广泛应用的条件。尤其是食品面粉等加工及活泼性金属粉末加工行业,因其具有良好的防爆性能而被广泛采用。

防爆液压泵站的接线盒外部电源接入口,是延长了十几厘米、可活动联接的、两端带密闭的阻火管状螺纹接口,可机动可靠地联接防爆穿线钢管,从而使电机与输入电源线全部达到封闭防火要求。



在含有易燃易爆气体或粉末等工况条件下进行液压泵站的操作,要严格执行《先锋管道防爆设备操作流程》TJXF-FBQG03规定,确保在易燃易爆环境下安全启停,提供安全稳定的液压动力。如果爆炸性气体和空气以及粉末状易爆物质在工作环境下必然存在,对于防爆液压泵站在正常运行时,把能产生电弧、火花的部件放在具有足够强度的隔爆外壳内,就完全达到了防爆目的,这种类型的液压防爆泵站这就是隔爆型。隔爆型液压泵站设备就是:具有能承受内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爆炸压力,并阻止内部的爆炸向外壳周围爆炸性混合物传播的防爆液压设备外壳的电气设备,其标志为"d"

防爆液压泵站的防爆类型主要分为七种:

1、隔爆型

2、增安型

3、本质安全型

4、正压型

5、充油型

6、充砂型

7、特殊型

防爆电气设备专用标识为“Ex”。

矿用防爆液压泵站的设备生产、销售和使用前必须获得“防爆合格证”、“煤矿安全标识”(即“MA”标识)。

在防爆液压泵站的维护中,应重视防爆电机及设备外壳的坚固性检查,如果防爆液压泵站的电气设备在安装、使用、维护过程中,因为其紧固件没有拧紧,或者出现力矩失衡,会导致设备隔爆配合面间隙增大,降低其隔爆性能。

因此,在防爆泵站设备安装或者维修后,应采用力矩扳手对紧固件进行紧固,确保紧固件受力平均,达到以相关的技术要求。

在防爆液压泵站的安装、维护过程中,对设备的外壳紧固情况,应当作为维护工作的一个重点来做。同时,针对运行中的防爆电机及开关等设备,应定期对期密封情况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隔爆配合同不紧密的情况,应立即进行处理,保证设备外壳所有接缝的间隙,均小于化工生产中产生的可燃性气体的安全间隙,从而确保可燃性气体进行设备内部,被火花、电弧、热表面和热颗粒等因素造成的燃爆后,火焰仍可限制在电气设备外壳内部,不对外部生产设备,人身安全产生危害。



参考文献:

1.徐刚. 论防爆电气设备选型与安全应用[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09, 29(001):13-20.

2.王文义. 防爆电气技术与应用[M].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3.《先锋管道防爆设备操作流程》TJXF-FBQG03

4.倪先锋. 关于海洋石油平台防爆电气设计的若干思考[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4, 000(006):106-106.